SEC加密圆桌会议回顾与展望:Web3监管清晰化的希望
SEC第二轮加密圆桌会议“两难困境:为加密交易量身定制监管措施”刚结束,结果尚未公布。本文回顾3月21日首轮圆桌会议的成果,分析SEC对Meme币、PoW代币和NFT的监管态度,探讨Web3项目亟需的监管清晰化,并展望第二轮会议可能带来的突破。
引言
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第二轮加密圆桌会议刚刚结束,主题为“两难困境:为加密交易量身定制监管措施”。会议结果尚未公布,Web3社区翘首以盼。本文先回顾3月21日首轮圆桌会议的成果,分析SEC对加密资产监管的最新态度,并展望第二轮会议可能为Web3发展带来的利好。
首轮圆桌会议回顾:迈向监管清晰化的第一步
SEC多年来的“以执法代监管”策略让Web3行业饱受监管不确定性困扰。2025年3月21日,SEC首次举办加密圆桌会议,主题为“从何而来,如何前行:定义证券地位”,号称“迈向加密清晰化的春季冲刺”。此次会议邀请了行业重量级人物,标志着SEC从对抗转向对话。
会议成果:有限但有进展
- 承认过去失败:SEC坦承以往监管方式存在不足,但未提出具体未来方向。
- 豪威测试仍是焦点:会议一半时间围绕1946年制定的豪威测试(Howey Test),讨论如何判定代币是否为证券。
- 两项明确结论:
- Meme币非证券:Meme币(如特朗普发行的代币)因无明确团队推动或盈利承诺,不满足豪威测试的“共同企业”和“依赖他人努力”条件。
- PoW代币非证券:采用工作量证明(PoW)的代币(如比特币)同样因去中心化特性不构成证券。
- Meme币非证券:Meme币(如特朗普发行的代币)因无明确团队推动或盈利承诺,不满足豪威测试的“共同企业”和“依赖他人努力”条件。
豪威测试的四个条件:
- 是否存在资金投入(投资)。
- 是否投资于共同企业。
- 是否依赖他人努力。
- 是否期待从中获利。
比特币和Meme币虽涉及投资,但缺乏“共同企业”和“他人努力”,因此不被视为证券。这解释了当前Meme币热潮和PoW代币的监管豁免。
NFT的潜在利好
SEC高层表示正考虑豁免NFT的证券属性,允许Web3初创项目通过发行NFT合规融资。若此政策落地,将极大降低初创团队的融资成本和合规风险,推动Web3生态发展。
案例回顾:
- Stoner Cats:通过NFT筹资800万美元拍摄动画,NFT持有者获观看权并可二级市场交易,曾被SEC起诉。
- Flyfish Club:通过NFT筹资1400万美元建设会员制餐厅,NFT代表会员资格并可交易,同样面临SEC执法。
若NFT豁免政策通过,类似项目将合法合规,为Web3创新注入活力。
未解之题:功能性代币的监管困境
首轮会议对DeFi协议、功能性代币等有明确项目支撑的资产未给出清晰规定。这些代币往往有实际应用场景(如去中心化金融、数据主权),却因监管不明难以发挥潜力。当前“项目与代币两张皮”的现状,限制了Web3的合力发展。明确这些代币的监管规则,是行业最迫切的需求。
第二轮圆桌会议展望
4月10日(编者注:根据上下文,应为4月11日)举办的第二轮圆桌会议聚焦加密交易监管,主题为“两难困境:为加密交易量身定制监管措施”。会议讨论了交易平台的市场结构、管辖协调及证券法在代币化市场的适用性。SEC临时主席Mark Uyeda提出短期内可能推出临时监管框架,允许创新同时制定长期规则。
虽然具体结果尚未公布,以下是可能的突破方向:
- 交易平台注册:明确加密交易所如何注册为经纪商、另类交易系统或全国证券交易所。
- 披露框架:为加密资产量身定制披露要求,如Hester Peirce的“Safe Harbor 2.0”提案,提供三年宽限期以实现去中心化。
- 冲突与风险管理:解决交易平台集经纪、清算、托管于一身带来的利益冲突问题。
结语
SEC首轮圆桌会议为Meme币、PoW代币和NFT的监管带来初步清晰化,但DeFi等功能性代币的规则仍待明确。第二轮会议承载着为加密交易制定量身定制规则的期望,可能为Web3项目提供更灵活的合规路径。Web3的未来充满潜力,但监管清晰化是关键一步。让我们拭目以待第二轮会议的结果,期待Web3生态迎来更大发展!
April 27, 2025